银发经济时代,“她”力量率先崛起
叫“姐姐”不叫“奶奶”!
根据权威机构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增长空间巨大。
而在银发经济快速爆发的过程中,由数亿中老年女性所代表的“她力量”将率先崛起,引领银发文娱、银发旅游、银发消费等一系列银发经济细分赛道的蓬勃发展。
在为中老年人群提供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等服务的领域里,中老年女性是绝对的主力人群。从十几年前就火遍全国大街小巷的广场舞,到现在遍布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各类公办、民办老年大学,女性都是主要的参与群体,唱歌、跳舞、走模特步是最受她们青睐的课程,有的老年大学的女性学员比例可以达到80%甚至更高。
这些中老年女性最喜欢90后、00后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叫自己“姐姐”,而不是阿姨或者奶奶。在这里,她们重新找回了青春的感觉。
在此过程中,兴起一批专门服务中老年女性的银发文娱创新企业,并获得头部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巨头的大额投资。比如糖豆广场舞2018年累计覆盖用户超2亿,斩获多轮融资,其中不乏顺为资本、君联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机构,尤其是2019年获得巨头腾讯的投资,累计融资金额达一亿美元。
另一家中老年文娱连锁品牌美好盛年,在2019年完成了来自长岭资本的数千万融资,成为国内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完成A轮融资的线下中老年文娱品牌。
旅游方面,中老年女性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携程发布的《2024女性旅行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5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出行订单增速最快,高达205.6%。携程方面表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女性愿意通过旅游融入目的地生活,穿越热带雨林、体验登山和滑雪、自驾走遍全国几十个城市,了解当地历史人文。
有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当前的旅游市场中,传统意义上的夕阳红观光团已经很少了,新一代的中老年女性所迸发出的消费理念、旅行概念与此前完全不同。出发前,她们会自己搜索旅行攻略,查找适合的穿着搭配;旅途中,她们更注重实时的体验,以往旅行社在邮轮游过后会举办回忆分享宣讲会,但现在则需要配备旅拍,实时为她们更新旅途中的照片。
在银发消费方面,中老年女性在美与时尚方面的消费能力早已获得充分验证。比如近年来抖音上的中老年女装快速起量,2022年上半年GMV达12.8亿。微信生态下的视频号最近两年持续发力,已经涌现出一批年销数亿的中老年女装案例。
而在国内许多一二线城市的线下商超、百货、购物中心、甚至社区周边,出现大量专门服务中老年女性的假发门店,售价起步即两三千元,四五千元的产品亦很常见。
上述种种数据和案例表明,中老年女性的消费能力十分旺盛。而且随着未来10-15年每年新增2000万退休人群,其中一半是女性,为中老年女性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赛道将迎来巨大机会。
日本银发经济:得女性者得天下!
日本在老龄化的进程上提前中国约20年,其在银发经济上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银发财经全面研究日本银发经济的成功案例之后,发现大多数案例都是以女性为主要目标人群,包括化妆品、健身房、旅游、杂志等。
化妆品方面,根据统计,2015年时,50岁以上女性化妆品的消费金额占日本化妆品市场总额的46.7%,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化妆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同样是在2015年,著名化妆品品牌资生堂推出“PRIOR”系列,专门面向50岁以上女性群体,涵盖护肤、彩妆、头发护理、身体护理多个品类,销售增速高达120%,显示出中老年女性的强大消费潜力。
健身房方面,主要为中老年女性服务的连锁健身房品牌Curves,2005年引入日本,至2016年拥有1760家店铺、790000名会员,发展十分迅速。
根据官网,日本Curves的客户群体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用户平均年龄是61岁,该年龄段群体占比为63%,5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占比则达到87%。
旅游方面,Club Tourism是日本最大的老年旅游公司,总部位于东京,成立于1996年,有700万名会员,以60至70岁老人为主,女性占比更高。近年来每年收入稳定在1600亿日元左右,净利润在20亿日元上下浮动,在全日本旅行社中排名前十左右。
Club Tourism以服务老年人群的旅游业务为主,包括国内旅行、国外旅行、主题旅行、游轮旅行等多种产品,并基于老年人群的需求而延伸到健身、家政、护理、保险、咖啡馆等多个领域。
杂志方面,《Halmek》杂志创刊之初便确立了“为50+女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核心理念。内容包罗万象,时尚、健康、理财、文娱等读 者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女性,平均年龄为68.3岁,其中60+、70+的读者占 70%。在调查杂志实际销量的日本ABC协会登记的所有杂志中,《Halmek》 位居第一,且印刷数始终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到2022年上半年达到了平均每月44.6万本。
在日本银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类似上述以女性为主要目标人群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充分说明在老龄化时代,女性依然是经济消费的主力人群,“得女性者得天下”在银发经济时代依然奏效。
“繁花”一代:数亿中老年女性觉醒
从“工具人”回归自我!
如果你对新老人,对新一代中老年女性的用户画像、经济实力、消费能力还是有所疑问,其实可以回想前段时间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就是王家卫导演的《繁花》。
试想一下,如果这部剧的主角到了今天,他们会是多大年纪?在那个热火朝天的90年代初期,宝总大概30岁上下,汪小姐大概二十五岁左右,其他剧中人大部分都在这个年龄段。
那么过了三十年,宝总和汪小姐在2024年的今天,大概就是五六十岁的年纪,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1962-1975年婴儿潮出生的“新老人”吗?
如果《繁花》里的这群人老了,他们会怎样生活?他们还会像老一辈老人那样,特别舍不得花钱,什么都赶最便宜的买,为了领几个免费鸡蛋做好几站公交地铁,但却舍得花几万几十万买各种来路不明的保健品吗?
肯定不会。他们会每星期去做医美、做抗衰老,拉着闺蜜结伴去老年大学唱歌跳舞走模特步,飞来飞去满世界旅游,甚至跑去南极玩一圈……
这群新老人,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指的是1962年到1975年婴儿潮阶段出生的人,每年出生2000到3000万,从2017年开始陆续退休,对他们可以归纳出四个特征:
第一,新老人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代;
第二,新老人是互联网渗透骨髓的一代;
第三,新老人是衣食无忧资产殷实的一代;
第四,新老人是空巢迁居,亟需关怀的一代;
这四个特征,恰好是《繁花》一代老了之后的真实写照。
所以说,看懂了繁花,也就理解了新老人。
而对于新一代的中老年女性来说,又有着与”宝总“代表的男性所不同的独特之处。
她们在人生的幼年、青年、中年阶段一直是压抑自我,甘做”工具人“,总是将工作和家庭摆在第一位。一路走来既繁忙于工作,又要赡养父母、抚育子女乃至孙辈,但到了六、七十岁时,子女大多成家不在身边,空闲时间一下子变得非常多。
同时因为过去二十年国家不断提高退休金,他们的收入很稳定,身体也基本上比较健康,这时候就会需要大量的文娱活动来填充大把的空闲时间。
于是,她们通过参加广场舞、合唱团、模特队和老年大学等各种文体活动,来实现自己年轻时的各种梦想,比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走上T台,获得很多关注、让很多人认可自己,让他们在乏味的家庭生活之外,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自我认同。
这正反映了新一代中老年女性挣脱束缚、表达自我、追求梦想的精神内核。这也是她们不愿再被叫做阿姨或者奶奶,而是更希望年轻人叫她们“姐姐”的深层原因。
女性预期寿命更高,老年女性越高龄占比越大
巨大需求未满足
2023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为2.97亿,预计2035年超过4亿,占总人口比例30%左右;到本世纪中叶,老人数量将达到5亿左右,占总人口40%左右。
中国的老人数量将在未来三十年快速增加,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女性预期寿命较男性更长,未来快速增长的老人里,女性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女性需求带来的银发经济市场将更加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从2000年到2015年,15年间我国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由3.70岁扩大到5.79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4岁,男性74.7岁,女性80.5岁,女性比男性的预期寿命超出5.8岁。
女性比男性寿命更长,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根据对世界各国的人口数据统计,女性一般寿命比男性长5—10年。
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老年女性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会在未来持续上升,而且年龄段越高龄,女性占比越大。
这一点在上海的老年人口结构中已经体现得十分明显。根据《2022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2022年末: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52.0%;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52.6%,
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53.4%,
7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55.6%,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58.7%,
8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62.0%,
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66.1%,
9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70.7%,
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74.9%。
虽然老年女性在人口结构上已经确定无疑地占据“C“位,从需求侧来说潜力巨大,但从供给侧来说,老年女性的差异化需求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也十分不足。
未来,服务于老年女性的产品和服务,必将是银发经济的长期热门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