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理解新康养人?

2024.11.11   |  

314

01

老年心理
一直以来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很多,关注新康养人的研究相对要少。而且社会似乎在把老年期的界限往前推。北京今年6月份疫情确诊的第一位患者才52岁,大家已然称他为“西城大爷”。
ab2339d89e49b16429a83c967246c54.png
心理学对老年期的界限是60或者65岁,但是大家在生活当中可以看到,60岁的人根本就不像一个新康养人。研究数据显示,基本认知能力要到70或者75岁才有一个比较大幅的下降。
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年龄焦虑和恐慌,原因之一是因为对老年期有比较多的消极认识,大家对新康养人这个群体也有一些消极的刻板印象。
比如大家常常会问,新康养人为什么容易受骗?为什么抠门?为什么喜欢转发谣言帖?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里头绝大部分都是负面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彭华茂做老年心理学研究已经十几年了,最开始研究康养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和背后的心理机制,也做康养人认知功能干预研究。关于认知老化,学界都有一致的结论,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认知能力,比如说记忆、反应速度、空间定向、推理能力等,都会出现一个下降的变化,这是一个正常的衰老过程。
彭华茂从2013年开始研究康养人的决策行为,决策行为也属于认知能力,它属于复杂认知。在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研究的时候,彭华茂是保有之前的认知老化研究结果的这种预期的,就是觉得康养人的决策会比年轻人差。结果研究数据却与她的设想大相径庭。
第一个研究是关于买车。当我们去4S店买车的时候,如果销售给了你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给你一个基础配置,就是便宜的汽车,你可以往上添加你想要的配置,第二种方案是给你一个高配的汽车,就是贵的汽车,你可以往下删掉你不想要的配置。
b7a082058c47a015add92e55871f69e.png
前者我们称之为加框架,后者我们称之为减框架,通常人们都是在减框架下花钱更多。我们的决策结果会因为表述方式的不同而不一样,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框架效应
这种框架效应在很多研究当中都发现了,我们就加入了康养人作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康养人并没有比年轻人表现出更大的框架效应,他们俩是一样的。
第二个研究是关于康养人决策过程的研究,就是康养人在做出最后的决策之前,会查看较少的信息就做决定吗?
我们通过事先的调查研究,选了一些对康养人和年轻人来说相关性不同的任务,所谓的高相关任务就是对他来说又重要又熟悉的任务,低相关任务是说这事既不重要也不熟悉。
df8b1826631391eca9b2c64150d9b79.png
我们把这样的任务放到一个信息矩阵上面,每一个格子里头都是一个属性的描述,你可以用鼠标点开去查看它,你要看多少格子,看多长时间,看多少遍,我们不限定,随便。
6455cc8c1efeab25f6aa1368b82485b.png
我们在后台记录了鼠标点击的情况,蓝线所到之处都是他们查看过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康养人在做出选择之前,比年轻人查看了更多的信息,表现出来一种很谨慎,考虑很周到的特点。
b6ed76edcb65890525885fdd4d5c74a.png
这两个结果只是彭华茂团队的两个研究,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研究,都发现了这种模式,就是康养人表现的不比年轻人差,这应该说是非常出乎我们意料的。
彭华茂发现在文献当中,那些说康养人比年轻人决策差的报告,他们所用的任务经常需要很强的基本认知能力,比如需要记忆、速度。那些说康养人决策没有变差的报告,通常选用的任务不需要那么强的认知能力,比如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这样。
而且我们还发现康养人在那些跟他关系越密切、越重要的事情上,会表现得越好。大家可以看到,在选择交朋友和选择买车方面,交朋友就查看了更多的信息。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康养人的动机、情绪认知能力,还有决策人物情境特点,都会影响他的决策。
所以不能因为说康养人的基本认知能力下降了,我们就简单地去推论他的决策能力也下降。更广泛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去推测康养人各个方面都会单一下降。
实际上在增龄过程当中,是既有丧失也有获得。学界有很多人发现了这个现象。一方面有很多研究报告说,康养人的认知能力、生理功能在下降,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报告说,他们的情绪体验、生活满意度、亲近的人际关系质量,包括主观幸福感,都在上升。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老化悖论
1731312423977.png
斯坦福大学曾经进行过一个18到84岁的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体验的追踪研究,跨度为10年。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康养人的正性体验要比年轻人多,就是积极情绪要比消极情绪多。而且康养人的情绪体验更加稳定,不会出现今天跟明天比,情绪体验强度有大起大落。
1731312442751.png

02

为何康养人能够保持良好状态?
德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Baltes提出了一个SOC理论,来解释在遇到身心资源丧失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它。
SOC理论是三个单词的首字母,选择、优化、补偿。Baltes经常会以波兰裔钢琴家Rubinstein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理论,Rubinstein是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钢琴演奏家,他在80岁的时候还可以开钢琴演奏会,有人就问他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他说首先他只选择少数几个曲目来弹奏,这就是选择。然后他会反复地练习这几个曲目,这是优化。为了应对手指灵活度的下降,当曲子中快节奏到来之前,他会放慢整个弹奏速度,这样快节奏到来的时候只要弹得相对快就可以了,这是补偿。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康养人的适应能力是不可小觑的。
而源自SOC理论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它是由Laura L. Carstensen提出的,她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康养人的情绪体验会比年轻人更积极。
第一,假如有半小时的自由时间,没有任何外在的压力和安排,你可以选择一个人共度这半个小时,你会选择和谁在一起?家人、刚读过的小说的作者、还是最近认识的一位有许多共同爱好的朋友?
第二个问题,假如你马上要一个人搬去另外一个国家了,还有半小时自由的时间,你又选择和谁在一起呢?
1731312467628.png
在这两个问题当中,第一个问题,年轻人大多数会选择刚读过的小说的作者或刚认识的朋友。而年龄大的人会选择和家人在一起。但是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和家人在一起。
这两个问题的区别是什么?同样都是剩半个小时,区别就在于剩余时间的紧迫性。我们的行为目标可以大概分成两类。刚读过的小说的作者和刚认识的朋友,它反映的是知识获得目标而家人代表的是情绪调节目标
1731312488553.png
知识获得目标是说我们做一个事情,目的是为了去理解我们周围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我们会去听很多的课、读很多的书、见不同的人。情绪调节目标是说我做这样的事情,目的是为了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我们会去寻求亲密关系,寻找生命的意义,然后聚焦在当下,投资肯定的事情。
这两类目标没有高下好坏之分,只有优先性的区别。当我们觉得未来时间无限的时候,我们会以知识目标为优先目标,当我们觉得未来时间有限的时候,情绪调节目标就会成为优先目标。
而在自然生活状态下,康养人的未来时间知觉是有限的,所以他们会以情绪调节作为他的优先目标。因此康养人做事情很多都很看重有没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他也很看重他的家人关系。
在知道了康养人的优先目标是情绪调节目标之后,康养人的很多行为我们其实就可以理解了。
比如说学习新技术,为什么有的康养人愿意学,有的不愿意学呢?
这里头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彭华茂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愿意学的康养人,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了愉悦、自信、满足,而不愿意学的康养人,可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遭遇到了挫折、自我批评、麻烦。
如果是年轻人感受到这些负面体验,他的优先目标是知识获得,他是可以克服这些负性体验,坚持学下去的。但是康养人往往不会,感到不舒服他就不学了。
而且康养人为了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他也会去回避很多消极刺激,比如说不愿意看悲剧,不愿意看悲惨的图片。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康养人的这个特点,你要去劝说他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可以从积极的方面讲,比如说锻炼身体有什么好处,而不要从消极的方面讲,不锻炼身体有什么样的坏处
在拿掉了说老年期是一个全面衰退的这种简单标签之后,我们再来大家对康养人的一些印象,仔细分析,会发现,这里头好多并不完全是年龄造成的。

03

受骗
康养人买保健品,买保险受骗,这是经常有人提到的,有人就说是不是康养人的判断能力下降,太容易轻信别人呢?但刚才彭华茂团队的研究结果——在信息正确全面的情况下,康养人是很谨慎,考虑很周全的,他的表现并不差。
那为什么还会受骗呢?原因当然很复杂。
彭华茂觉得一个是,康养人对健康的需求很大这就给了骗子一个行骗的空间。
第二个就是康养人对这些保健品和保险的信息,通常是相对匮乏的。信息相对缺乏的时候,就主要会去以别人的推荐作为判断依据。
其实对于保健品、保险这类,我们都缺乏专业知识,除了去查相应的专业知识——而这很少有人去做,我们大部分都是听别人推荐。康养人听推销的推荐,我们听朋友、公众号、听红博主的推荐,你会发现没有本质的区别。
第三是一些康养人特定心理需求的表现。有的康养人不是没有判断力,是太孤独寂寞了,需要有人关注,骗子说起话来比我们甜多了,“阿姨,您保养得好好”“叔叔,您看您这通身的气派,一看就是以前做过领导的”。
而且有时候康养人为了家人,宁愿上个小当。有些低级骗子会说,你们家孩子会有血光之灾,要破财免灾,康养人为了家人平安,记得我们刚才说的情感目标吧,他就宁可上这个小当。彭华茂团队的研究也发现,康养人会愿意为了他的老伴和子女投入金钱和时间,哪怕这个投入已经是不理性的了。
所以说康养人受骗这个事情不完全是年龄造成的,出了事之后,我们也不要一味去指责康养人,而是要去分析背后康养人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1731312512688.png
再者,康养人常常会被安上”太抠门“的帽子,东西旧了也舍不得扔,甚至有时候还会把垃圾往家里捡。彭华茂觉得这也不是年龄特点,更多是一个代际特点、个人特点
还有被年轻人暗讽的大妈审美,实际上它也是体现了代际特点。上一辈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颜色可选,现在有了,那就有补偿行为,所以就穿得花花绿绿的。
所以我们在看一些康养人表面的行为现象的时候,应该要去区分是年龄特点,还是代际特点、情境特点、文化特点。

04

我们怎么样去理解康养人
在这些对康养人的消极印象之外,还伴随着一些更普遍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去理解康养人,怎么样和他们相处,怎么样去解决相处过程当中出现的矛盾冲突。
我们平时关心康养人基本上都关心的是他的身体健康、吃喝拉撒、开不开心,但这其实都是一些基本情绪和基本需求,而康养人复杂的情绪更高级的心理需求,可能没有被关照到。
1731312537702.png
首先从情绪角度分析。喜怒哀乐是我们的基本情绪,这个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就会有。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人,还会有更复杂的情绪,比如说骄傲、自豪、尴尬、羞愧、内疚,这些都是和自我评价相关联的,要在两岁之后才会出现。康养人的这些复杂情绪往往是被忽略的(其实小孩的也常被忽略)。
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父母年龄大了,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也可能会被坏人骗,所以我们总想替他们承办一切、安排一切,甚至有时候到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情况。但其实康养人都有掌控自己生活的愿望,这是我们心理学所说的控制感。
哈佛大学的兰格教授和她的学生罗丁,曾经在养老院对康养人的控制感做过一个研究,这个研究非常有名。他们把养老院的老人分成两组,责任感提升组和对照组。
1731312553661.png
我们可以看到,两组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一组可以自己做决定,一组得听安排。
这个实验做了三个星期,我们可以看到,两组老人差别很大。责任感提升组的老人报告了更多的愉悦情绪,还有更高更强的活力,而对照组各个指标都在下降,只有对工作人员的黏着程度在上升。这个研究充分说明了控制感对康养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1731312568105.png
《Being Mortal》(《最好的告别》)这本书里,用一句很精妙的话语来总结控制感这个事情:“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是能够自己上厕所”。
作为主体的人,康养人也有体现价值感的这种需求,也就是说被人需要比被人关照更重要。
可能我们大家都觉得,我说我的工作父母也听不懂,可是我们怎么知道父母不愿意听呢?我们曾经研究过城乡康养人,他们和成年子女的亲子支持和康养人的抑郁水平的关系。发现对于城市康养人来说,提供给子女的情感支持越多,康养人的抑郁水平会越低。
比如说子女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我能够从精神上鼓励他们,子女心里不痛快的时候我能安慰他们,能给子女提供这样的支持越多的老人,他会越多的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他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
因此我们可以在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说说我们自己的事情,哪怕他们不能够给出建议,能够当听众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康养人的价值感有多种方式去实现,比如说照顾家人,帮助子女,服务社会也可以。
还有年轻人常常苦恼的,就是长辈们喜欢转发谣言帖、养生帖这样的事情,彭华茂觉得它也部分反映了康养人的价值感。我们从中年开始一直到老年,都会体会到一种繁衍感,就是说我们想要照顾下一代,要为下一代或者未来几代人的幸福而努力,这就是繁衍感。
c8dae60293fcab5c1c88fd4dfc93df3.png
长辈们转发这些帖子,其实是想把他觉得好的东西分享给年轻一辈,这也是价值感、繁衍感的体现,只不过可能有的康养人缺乏一些必要的信息素养,比如说知晓信息的来源、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评估信息的真实性等,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腾讯研究院曾经以微信为代表,调查过康养人的数字生活状况,就发现小辈们虽然会教康养人使用微信,但教的是发红包、发语音、视频聊天这样的工具性的功能,但一些康养人更关注的东西反而很少有人关照到。
有的年轻人会苦恼说,自己家里的长辈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去旅行、去唱歌,去学这个学那个呢?
但其实康养人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他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希望父母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要求我们,长辈们也不希望我们用别人家的爷爷奶奶、别人家的爸爸妈妈去衡量他们。康养人的心理需求、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更应该去包容这种多样性。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咨询热线
158-2836-1043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二街151号 1栋1单元21层2108号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