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城市化人口的增长,人口老龄化,这是中国也面临的严峻问题,从集中养老,到社区养老,到公寓养老等,我国在不断的探索新型、适合的养老模式,下面几个模式值得参考。在俄罗斯切博克萨雷市,有一个类似“幼儿园式”的托老所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早上送、下午接的养老方式,给如何解决老人们安享晚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早上,老人们来到托老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简单的健康检查,然后可以锻炼身体、读书学习或者聊天交流。这里还安排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缝纫刺绣、国际象棋、陶器制作和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等等。到傍晚时分,他们的家人来接他们各自回家。托老所每个月的费用是62美元,约合人民币440元。相比之下,在当地请一个护工到家里服务,仅仅一天就要支付15美元,约合人民币106元。更重要的是,在托老所里有老年朋友可以一起交流,这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目前,当地社会服务综合中心的负责人正打算将这一模式推广介绍到俄罗斯的其他地区。 美国西雅图的一个组织,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了一起,两者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代际学习中心”。顾名思义,就是跨代交流学习的中心。中心每个星期向孩子们开放五天。孩子们可以选择全日制、半日制或每周两/三天。孩子们走进养老院后,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在“代际学习中心”里,会跟老人们一起吃饭,玩闹,还会一起做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画画、做饭、做游戏……老人在与孩子一起相处的养老院生活,无疑是非常幸福的。相比传统养老院的暮气沉沉,一天下来与孩子互动玩耍。既能享受孩子带来家庭环境般的精神愉悦,又能主动地进行身体活动。除此之外,在与对这个世界还是懵懂认知的孩子相处,已在这个世界度过大半辈子的老人能够重新认识自我的价值,在孩子树立一个伟岸的榜样形象。“时间银行”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人们把年轻时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等将来自己老了、病了或需要人照顾时,再拿出来使用。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充满爱心,每天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数将会存入社会保险系统的个人账户内。“时间银行”会将参与人员的服务时间统计出来,并颁发一张“时间银行卡”,在未来自己需要他人照顾时,可取出使用。
“时间银行”的宗旨是用自己支付的时间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桥梁。“时间银行”是一种把美好愿望变为现实的社会创意,时间储蓄的实际意义是社会爱心的储蓄,而支取的却是“善有善报”。这一理念克服了“无私奉献”所伴随着帮助的短暂性和单向性。用“时间银行”养老虽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并且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在中国也是一种可实行的养老方案。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老人倾向于在家安度晚年,而不是去养老院。用“时间银行”养老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要求,不仅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而且极大地缓解了养老院在资金、基础设施、服务项目等方面的压力。在南京有一种崭新的养老模式。很多在城里做保姆的农村人,不再在城里做保姆,而是将城里的老人带进自己的村庄,自己的家庭,让城里的老人在乡下养老,成为了一家人。在城市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大多都有一种心愿,就是在老年的时候能远离喧闹,享受平静的、恬静的生活。而到农村养老就能满足这方面的诉求。城里的老人走进了农村,感受到的是与平时不一样的生活,可以种点菜,可以养只鸡,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什么都是新鲜的,换一种生活方式,老人的生活也就变得多姿多彩了。老龄时代的到来,在城市里养老,由于公益养老机构还难以满足需要,由于商业养老机构价格昂贵,成为很多城市市民的烦恼。在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困局面前,何不接受这种“跟着保姆乡下养老”的模式?这种养老模式能够有效纾解城市养老的压力,拓展了养老的新模式,让养老产业更加多元化。随着对亲情的重视,很多在城市里务工的农村人开始有了“重返乡村”的浓烈诉求,由此也延伸出了返乡潮。有了“城市老人寄养农家”的养老模式之后,就为解决保姆人员减少的困境找到了破题之路。不仅减少了城市的养老压力,不仅减少了子女的照顾压力,还让一部分农村人用“接纳城市老人”的方式,实现收入的增加。既可以照顾家庭,足不出村,还能通过新的养老模式增加收入,家里多了一口城里来的老人,所付出的代价并不高,何乐不为?在“健康中国2030”、“乡村振兴”双重国家战略下, 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提供了政策利好大环境。由此,传统的康养地产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城镇发展,传统的方式已不再支持土地的获取。如何真正打造康养产业?养老、养生、医疗、物联网、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如何融合发展?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从“康养地产”到“康养产业”的转型?成为康养项目操盘手共同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