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养结合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长期护理保险保驾护航?

2024.03.20   |  

620

去年,国家医保局发布《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引发大众对长护险的关注。

截至2023年6月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保人数约1.7亿人,累计超过200万人,享受的待遇累计支出基金约650亿元。

建立长期护理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为了妥善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补短板的重大制度安排,在试点的七年时间里长期护理险已覆盖49个城市。




01

背景

目前,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达9.01亿,预计2050年将增加至20亿,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

我国作为全球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到2021年底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亿,占比14.2%,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时期,并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失能老人人数增长速度快等特征。
640 (4).png640 (5).png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我国失能老年人和半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4063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18.3%。

据预算,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总数将达到7284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1.2亿人。
640 (6).png
不同年龄的老人失能情况

2012-2018年间,我国老年人(60+)医疗费用由7482亿元增长至14370亿元,年均增长11.5%,占全人群医疗费用比重由35%增长至41%,占GDP比重由1.35%增长至1.56%。

640 (7).png

人口老龄化导致我国疾病患病率变化(‰)

640 (8).png

我国患病人次的趋势预测及其归因(亿次)


640 (9).png
老龄化导致我国疾病负担增加(亿元)



02

医养结合与长期护理保险

1、长期护理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雏形最早始于青岛,2012年我国开始了关于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的相关探索。

2016年,国家人社部启动了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增14个试点城市,试点城市达49个。

2021年,49个试点城市中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人数共14460.7万人,享受待遇人数108.7万人,年基金收入260.6亿元,基金支出168.4亿元,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6819个,护理服务人员30.2万人。

截至2022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9亿,累计有195万人享受待遇,累计支出基金624亿元,年人均支出1.4万元。

长期护理保险特点

参保对象:新增试点城市在参保对象上,均将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纳入参保范围。

保障范围:重点保障重度失能人员。

资金筹集:探索建立包含个人、单位、医保、财政、福彩等多渠道筹资机制,按定额或按比例筹资。

待遇支付:各试点城市明确了待遇享受条件、标准和基本保障项目等。

经办管理:均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经办服务。

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医养
结合机构等级情况

对开展长护险试点城市中纳入医保定点的医养结合结构分析发现,从医疗机构等级来看,近5成机构为未定级类型。


从服务情况来看,机构收治的失能老人比例显著高于自理老人比例,可能由于失能老年人多导致门诊服务体量大。


640 (10).png
试点城市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情况

长护险试点城市纳入医保定点
管理机构的类型构成

以养办医为例,养办医机构以内设医务室/门诊部居多,纳入医保定点比例低于内设护理院、综合医院类。
640 (12).png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类型及医保定点比例

2、长期护理保险助力医养结合产业未来发展

当前存在问题

资金筹集缺乏独立性、资金统筹层次低。主要依托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拨;市级统筹,统筹层次低,参保水平低。

保障水平较低。大部分地区将参保对象局限在城镇职工,存在身份、城乡、地域差异;保障范围大多未包含失智照护,失智老人保障明显不足。

支付方式单一,整体“低效”。主要以床日、项目、按小时给付,未能做到按需给付。

服务内容单一、缺乏预防机制。侧重医疗护理、生活照料,而康复训练、健康保健、营养指导等项目明显缺失;缺乏相应的自理能力重建和自理能力缺失预防机制。

对居家医疗护理发展支持不足,居家服务力量不足。

专业人员资质缺乏。缺乏专业的长期护理人力,准入门槛低、服务连续性不强。

解决办法与建议

1.明确制度定位与发展方向

从公平性出发,明确其定位与发展方向。一方面扩大对象覆盖范围,将全体居民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另一方面扩大风险覆盖范围,应将医疗照护、生活照料、康复保健、临终关怀等统一列入保障范围,逐步提升保障水平。

2.建立多渠道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建立分梯次的老年护理保障经费支付体系,扩大福利供给来源;调整护理对象的分担比例,综合考虑不同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与承担能力;鼓励发展医疗商业保险,培育公众的商业保险意识。

3.建立护理预防机制

为轻度失能老人提供的护理预防服务是长护险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其给付范围,以防止老人身体状况恶化、降低患病入院率等;通过前瞻性预防措施,降低老年人口的失能风险,从而真正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4.建立相应风险控制体系

我国个人和家庭承担的照护负担较重,借鉴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投入的经验,政府承担更多责任;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规避长期护理保险对医疗护理行为的过度使用,降低医疗保险的系统风险;未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从医疗保险中独立,以降低制度风险,增加可持续性。

5.扶持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发展

中、日、德、法等各国有着比较接近的家庭养老观念,在地老化是老年人口的共同愿望。如日本在2006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8年等对《介护保险法》进行了多次修订,社区服务体系及其相关内容是历次修订案的重点。

多年来,日本已经形成包含“护理—医疗—保健—援助—居住”五要素、多主体参与并合作的社区中和照护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有质量的实现在地老化。

德、法等国家也有类似支持家属、邻居为受益人提供护理服务的政策。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机构服务得到了较快发展,社区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亟待构建家庭、社区、机构的长效互动机制。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咨询热线
158-2836-1043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二街151号 1栋1单元21层2108号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