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前夜|回顾过去一年康养行业被点名事件

2024.03.22   |  

810


央视“3·15”晚会即将播出,聚焦“共筑诚信 共享安全”主题,将关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


2023年,号称缓解疼痛的养生茶,实际却由生产鸡鸭饲料的小作坊加工;家楼下免费体检的宣传越来越多,到店却深刻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旗号,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财经新康养综合梳理、盘点过去一年主管部门、社会组织、权威媒体、以及消费者共同关注的康养消费热点问题,总结热门康养消费舆情。相信,随着问题曝光,一个更加健康的消费市场将会呼唤出更强劲的经济活力。


                    NO.1

 消费者为健康买错单 伤心又伤身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在2023年底时播出的一期节目聚焦“养生茶”。家住河南郑州的陈先生一直被慢性疼痛折磨,当了解到有一款养生茶号称能缓解疼痛时,他花了近千元买了两盒,饮用后出现很不良反应:“头晕、心跳过快,还有腹泻的症状。”



经过检测,上述养身茶添加了化学药物双氯芬酸钠,防范用于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症,以及其他多种疼痛的治疗,目前我国对双氯芬酸钠按照处方药进行管理。由于化学药物服用有严格的剂量规定,加入食品中容易导致滥用,引发健康问题。因此,化学药物是禁止用于食品生产的。


后来,公安调查发现,该款养生茶的生产场地居然是专门给鸡鸭生产饲料的小作坊加工的。其生产环境远远达不到人用的食品级卫生标准。

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保健品”,走在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上。对于消费者而言,保健品不能等同于药物的理念,还需进一步普及推广。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23年10月时发文提示,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用药,不能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治疗疾病,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防范消费陷阱,谨防虚假夸大宣传。”中消协表示,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选购保健食品时,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有关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食用。


此外,中消协提示,网上选购保健食品,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仔细核对其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和保健食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信息。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朋友圈、朋友群、不明小程序等推销信息。


NO.2


号称免费体检 却“背刺”消费者




新民晚报近日报道,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结合举报录音线索和多轮排摸,联合青浦区局和松江区局,对南京项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的4家免费体验店同时开展了突击执法检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调查发现,“项美科技”主要面向中老年女性群体,通过线下体验方式,宣传消除各种结节、囊肿,缩小胆结石,辅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诊疗功效,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其主推的“美体减肥仪”。实际上该产品功能为中低频电流、红外线光照和加热,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能美体减肥,更谈不上“包治百病”。


执法人员发现,美体减肥仪出售给老人的价格是15900元/台。上海4家门店已销售96台,销售总额达150多万元。据报道,新民晚报松江泗泾体验店里,看到近二十台减肥仪前坐满前来“免费体验”的老人。


“免费体检”并不免费的案例并非孤例。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分享案例:吴大爷家门口新开了一家健康咨询公司,吴大爷在公园遛弯时经常看到“专门为老年人订制的体检项目”宣传单。吴大爷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又被宣传单上“免费”等字样所吸引,于是找到那家公司咨询。工作人员承诺体检流程非常快,当场就可以出体检报告。体检结束后,工作人员让吴大爷到休息室等候体检报告。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工作人员把吴大爷叫到了前台,通知他若拿走体检报告要收取全套体检费用,如果不拿走也要收取50%的体检耗材费。吴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陷入两难的境地……


市场监管部门提示,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诈骗意识、分辨真假的能力薄弱,对个人身体健康格外关注的特点,向老年群体派发“免费体检”宣传单,诱导老年人上当受骗。“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遇到类似情况应当先核实对方的资质,确认对方的服务是否为真免费,以防上当受骗。”

NO.3

非法集资只“坑老”不“养老”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方式“套路”诈骗消费者,尤其令老年人“防不胜防”,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2023年4月发布《关于防范养老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三类养老诈骗陷阱。


NO.4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在2023年曝光的消费者维权案件中,除了保健品、体检项目、金融产品之外,还有,“远程控制”APP、诈骗电话等网信端口还在不断翻新花样骗人,医疗美容机构非法行医、虚假宣传等情况较为突出,装饰装修行业恶意增项、施工质量、工期拖延的问题遭到较多投诉,部分商家依据年龄推荐老花镜度数导致购买人视觉疲劳等。


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3年消费者投诉举报数据。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投诉1740.3万件,同比增长32.8%。从投诉问题来看,售后服务(402.1万件)、质量问题(361.7万件)、食品安全问题(206.6万件)、合同问题(146.2万件)、不正当竞争(99.3万件)等问题相对突出,占比分别为23.1%、20.8%、11.9%、8.4%、5.7%。


近年来,直播电商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近5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了10.5倍,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也逐年上升,5年间增幅高达47.1倍。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33.7万件,同比增长52.5%,排名前三的问题分别是售后服务(7.3万件)、质量问题(6.2万件)、不正当竞争(4.5万件),增长最快的问题是不正当竞争,同比增长2倍。


此外,2023年,极为火爆的旅游市场频频出圈,各类消费问题也随之浮现。全国12315平台接收旅游服务投诉举报13.8万件,同比增长2.2倍;其中合同问题2.5万件,占比18.1%。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设定不合理条款导致退款困难、商家未按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以不公平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违约金等。


黑猫投诉发布《2023年十大消费警示》认为,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消费旺了,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在此背景下,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让人们愿意消费、放心消费,就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消费需与时俱进筑牢消费者权益“防火墙”。对屡禁不止的老问题,政府部门要严以监管,对质量、服务、宣传等热门消费舆情要“多手抓”,不定期抽查问题企业整改情况,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大力保护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降低消费者维权门槛,让消费者敢于行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咨询热线
158-2836-1043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二街151号 1栋1单元21层2108号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