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10年:我国如何织就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

小康  |  

2024.03.05   |  

286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全民医保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基本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

坚持“一个转变、两个重点”的思路,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两个重点难点问题,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推动医改取得显著成效。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调整……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健全,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大幅释放,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大幅减轻,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1709658007231.png


01

建成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

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
让百姓病有所医,是民生所盼、时代所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农村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整合,全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构建起更加公平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基本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好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

十年来,中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报销比例持续提高,居民医保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亿城乡居民。

目前中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为80%和70%左右,基金年收支均超2万亿元、惠及群众就医超40亿人次。
——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严防因病致贫返贫
在破解“看病贵”难题中,国家医保制度要发挥托底作用,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为一体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聚焦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

截至2021年,各项医保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23亿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近1224.1亿元。
——着眼妇女、老年人群,专项保险体现温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覆盖全体妇女的生育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使更多生育妇女受益,未就业妇女生育医疗费用通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解决政策的实施,实现了生育医疗费用保障的全覆盖。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4亿。

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要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险基金安全,更进一步完善了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

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迅速,正在加速进入深度老龄社会,4000万失能老人护理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保险、救助、慈善相衔接的照护保障制度。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2016年,长护险制度首批试点启动;国家医保局成立后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2020年进一步扩大试点,强化顶层设计引领,着力攻坚突破,试点基础不断加强,制度功能有效发挥,失能老人护理保障明显改善,老百姓获得感稳步提升。

截至2021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城市增至49个、参保超过1.4亿人,累计160万失能群众获益,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


02

老百姓医疗负担逐渐下降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这份医保改革文件明确了2025年和2030年改革总目标。

从中国医保的支付比例来看,2019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老百姓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9年的28.36%。中国医保的含金量不断提高,保障体系愈发健全。

从报销范围及质量看,我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一批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评价优良、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了目录,部分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被调出目录。此外,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及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中国的医保药品价格不断降低,老百姓用药负担逐渐下降。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副司长李淑春今年表示,2018年以来,我国每年动态调整医保的药品目录共进行了4次,四年累计调入507种,调出391种,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数量增到了2860种。其中,整合全国需求谈判议价将250种新药纳入目录,平均降价超过50%。

为进一步促使药品、药械回归合理价格,减轻老百姓医疗负担,集中带量采购应运而生。从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到重大疾病用药、罕见病用药,从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到骨科耗材、种植牙,集采的重点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

从国家医保局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经开展7批,共覆盖294个药品,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年采购金额的35%,平均降价超过50%,三批耗材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集采改革以来,累计节约药品和耗材费用约3900亿元。

图片

03

群众就医结算更方便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2021年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流动人口增长69.73%。在这种情况下,跨省直接结算已经变成事关广大患者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的直接结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医疗保障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

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此项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其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国家医保局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决策部署,按照“先住院、再门诊”的顺序和“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带领全国各级医保系统稳妥、高效推进跨省直接结算。

经过四年的努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住院扩大到了门诊,并进一步从普通门诊延伸至门诊慢特病,流程也从线下的手工结算拓展到了线上的直接结算。截至8月,280个统筹地区已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进一步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可以说,我国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正朝着预定的方向逐步完善,极大减少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要垫资、并往返两地手工报销的不便,让参保人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咨询热线
158-2836-1043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二街151号 1栋1单元21层2108号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